《狄仁杰3》票房失利,是徐克过时了吗?
从2010年到2018年,徐克用了8年时间,打造了一个“狄仁杰探案宇宙”,特效和想象力一步步升级,但票房却在第三部遭遇滑铁卢,这中间发生了什么,是观众不爱看奇幻探案了,还是说徐克过时了?
徐克执导的电影《狄仁杰之四大天王》上映13天,目前票房仅5.63亿,而同期上映的《西虹市首富》总票房已达21.63亿。
虽然从猫眼专业版的票房预测数据来看,《狄仁杰3》的最终票房应当妥妥能破6亿,但即便是与该系列的前两部相比,这一部的票房成绩实在不够理想。《狄仁杰之通天帝国》在2010年上映时,票房达到2.92亿,位居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第5位。2013年上映的《狄仁杰之神都龙王》则以6.02亿的票房问鼎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第6位。
从2010年到2018年,徐克用了8年时间,打造了一个“狄仁杰探案宇宙”,特效和想象力一步步升级,但票房却在第三部遭遇滑铁卢,这中间发生了什么,是观众不爱看奇幻探案了,还是说徐克过时了?
文本的崩坏:故事薄弱 剧情线断裂
《狄仁杰之四大天王》在豆瓣上的评分是6.5分,口碑评价方面毁誉参半,其中最受诟病的就是故事薄弱,剧情线断裂。
文本的崩坏是这一部的大短板。影片由武则天要尉迟真金夺亢龙锏而始,
围绕着武后的权欲之心展开,狄仁杰既要守护亢龙锏,又要破案,这是影片主线。长话短说,剧情线大概就是前半部分狄仁杰一路开挂,后期突然被神秘的和尚抢了风头。原本有一个很好的议题设置,权力的焦虑引来妖术,但却对武则天这一形象简单化处理,轻拿轻放,沦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工具,落点放在了家族复仇,浪费了一个可供深挖的主题。
作为一个特效商业大片来看,影片情节发展的戏剧冲突很弱,在最后的大战开始之前,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推理感的探案片的观影感受几乎是煎熬的。其中不断的打斗场面,以及铺陈的笑料,也无法缓解因整个探案主线的无趣而带来的不适。
演员的不适:全员演技不在线
演员的表现,用全员演技不在线来形容也不为过。徐克在讲故事的时候,能感受到他将风格往邪典的方向靠,有各种天马行空的设定,以及独属于他的恶趣味。但其中在演员的选择和风格化的处理上,有不少不适的部分,最为突出的是就是将尉迟真金做了喜剧处理,冯绍峰每次出场都要将眼睛瞪破天际,效果看起来除了尴尬,还是尴尬。
女性角色的处理上也不够深入。武则天的身上,缺乏一个女政治家的隐忍与手段。马思纯的角色更是可有可无,与林更新的感情线尤为鸡肋,既突兀又拖沓,整段拿掉对故事主体也没什么影响。
赵又廷和林更新的台词功底,一个台湾腔,一个东北范,后期配音的时候能多练练咬字,琢磨琢磨就更好了,不至于让观众直接从大唐跳戏到现代剧。也就难怪,会让观众惦记起前两部的好,显得刘德华和邓超有多难得。
视觉效果惊人:徐克的想象力是唯一的
虽然《狄仁杰3》有种种缺点,但徐克在特效方面的探索依然是值得尊敬的。徐克用他的想象力,输出了极其精致的视觉效果,那些贴合场景设计的特效,在华语电影中处于顶尖水平,有着极高的工业水准。
显然,徐克在这一部里把力气都花在了想象上,处理好了龙是怎么飞的,怪物的眼睛是怎么爆炸的。最后20分钟的高潮戏份,当观众看到眼睛们通过3D的方式向观众发射的时候,视觉的奇观感是这一部最让人难忘的观影体验。
而这种想象力恰恰是华语重工业影片体系里的稀缺品。虽然它的剧情有点垮,视觉的风头完全盖过了故事,但徐克为华语电影工业所作出的推动,应当被肯定。影片在视觉方面的“方术秀”,或许也是徐克对这个系列出路的一种新的探索。虽然观众并不买账,但这就是徐克对观众的颠覆。
徐克花了8年时间架构起了一个“狄仁杰探案宇宙”,这个系列是华语电影重工业水准的标杆。走到第三部,徐克在特效方面越来越邪典,方术、怪兽、宗教元素的大乱炖,以及百眼爆炸的处理,这些设计元素可能放在好莱坞特效大片的维度来看并不新鲜,但在国产电影里却是唯一的。而在破案立意的探索上,也不有可圈可点之处,以方术来寓意眼睛看到的都不是真的。
票房不够理想,故事不够出彩,演员不够适合,《狄仁杰3》里有种种缺点,但徐克的视觉想象力是唯一的,也是“最值钱的”。华语电影工业的进步,需要更多像徐克这样的导演。